内容(情况分析、提出建议)
《县政府工作报告》在安排2019年工作时指出:在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,把2019年确定为“高质量发展攻坚年”,向全县发出了“全面加速新时代‘沿海强县、魅力滦南’建设进程”的动员令,要求我们坚定信心,真抓实干,奋发有为,加快实现滦南高质量发展。报告还指出: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。
近年来,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,不断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入,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、扶持壮大增收产业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。通过系列举措,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全面优化和改善,社会事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。但也存在着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理念不够新颖、规划资源整合不够、文化底蕴有待进一步挖掘等问题。
为此提出以下建议:
1、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理念,强化科学规划引领。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展示乡村特色和村庄个性,挖掘每个乡村的特色,以实现“一村一景”的目标。要统筹规划。充分结合当地群众居住、生活习惯,因地制宜,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,既要突出地方特色,凸显地域文化和人文气息,又要突出建设重点,做到点、线、面有机串联,色、景、文同时彰显,把美丽乡村建设引入良性建设格局,打造高品位、有内涵的美丽乡村。
2、着力提升建设标准。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推倒重来,不是大拆大建。要坚持以人为本,拓宽发展思路,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,优化设施服务功能,提升服务能力。
3、提升美丽乡村文化发展内涵。乡村之“美”不仅在于村容村貌的天然美、生态美,同时也在于文化、创意层面的精神富足美。在重视物质文明的同时,要注重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,全面发展农村文化事业,建设基层文化示范点。要持续发掘传统文化,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。要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文化产业体系,持续巩固农村文化阵地,不断引进文化创意产业项目。要打造休闲农业品牌,形成镇村“一板块一主题”,村级“一村一品”、“一村一景”的休闲观光农业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