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(情况分析、提出建议)
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是中央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,也是百姓建设美丽家园最真切的愿望。我县农村地域面积广阔,但多数农村基础设施薄弱,脏乱差严重。因此,建设美丽乡村,就必须加快农村环境整治步伐,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深度治理。
(一)存在问题:
1、生物质秸秆未能实现充分利用。目前,我县已经实行生活垃圾市场化运作,方案日趋完善,但生物质秸秆未能实现充分回收利用一直是困扰各村的难题,大多数村农田秸秆只是简单处理或者自然丢弃堆放,能够进行回收利用的多是打成饲料或者出售给牧业(草业)公司。我县尚缺乏有效激励机制鼓励类似企业建设或发展。
2、畜禽养殖排污问题依然存在。在县农业、环保等部门与各镇的共同努力下,大多数畜禽养殖小区已建成粪污配件设施并投入使用。但个别户在其住宅养殖畜禽短期内不会彻底根除,各畜禽养殖户粪污外排现象亟待解决,单靠建设简单粪污处理设施未能实现粪污充分回收再利用。尽管个别镇村建设有简单沼气池,但是受限于成本较高,个别养殖户和养殖小区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不高。
3、农村生活污水及下水道管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。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改善人居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。我县大多数农村经济基础薄弱,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迫在眉睫,单靠村集体经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显得乏力。
4、农村垃圾处理不及时。各村普遍存在垃圾围村现象,这也是各村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。我县虽然实施了市场化运作,但效果不明显,镇村干部反应强烈。
(二)改进建议:
1、秸秆焚烧问题屡见不鲜,光靠行政处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,必须寻求市场化出路,制定奖励机制鼓励秸秆回收再利用企业发展。
2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,鼓励规模养殖小区探索多种粪污处理途径和办法,将市场与行政激励手段有机结合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3、加大财政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建设下水管网及生活污水配套设施。
4、将垃圾清运工作分包到各镇,负责全镇范围内的垃圾清运工作。根据村址远近分为若干个片,以片为单位负责清理。离垃圾处理中心较远的村用垃圾压缩车,近的村用其他车辆封闭式运输,并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,彻底解决清运不及时问题。